一次治愈疝气:地骨皮60克,研细,生姜120克,共捣烂成泥,用纱布包好,敷在患处,外部固定,一次可治愈疝气,不复发。
狗毛,胡椒,荜拨,吴茱萸,各适量捣细包敷患处。六天换药一次,敷三个月为宜。
治疝气神方方剂来源】
《经验良方全集》
【组成用法】山楂肉四两,枳实一两(炒),小茴二两(炒),山栀仁二两(炒),柴胡二两,丹皮二两,桃仁(去皮尖,炒)二两,八角茴香二两(炒)共为细末,面糊丸桐子大,每服空心服五六十丸。【功效应用】治疗疝气。【按语】疝气的病名甚多,《内经》有疝、狐疝、癰疝、癫疝、厥疝、冲疝等名,此后又有寒疝、气疝、水疝、血疝之称。后世医家多将诸疝统称为疝气。实际上,疝气有睾丸之疝与腹中之疝之别。睾丸之疝即指以睾丸、阴囊肿胀疼痛或牵引少腹疼痛为特征的一类病证。腹中之疝指腹中的绞痛、牵引痛、剧痛,多由气血瘀滞、寒热不调引起。本方所治为服中之疝,以柴胡、枳实行气,桃仁、丹皮活血,大小茴香温里,山栀清热,山楂消食,诸药合用,气行血活,寒热皆除,故疗效如神。
三剂即愈专治疝气祖传秘方
组方:酒当归四钱 川练子三钱 川牛夕四钱 全虫二钱 芦根三钱 通草四钱 锦纹军三钱 元胡二钱 南茴二钱 茣萸二钱 桃仁二钱(微炒) 枳实四钱 木香二钱 甘草二钱。方法:元酒400-500毫升为引,水煎服。多年疝气新久均效,二至三剂即愈
【治疝气神方】《绛囊撮要》
【主治】疝气腹痛;
【配方】雄猪腰子1个(不落水,去膜及血,切片)、大茴香、小茴香(炒,为粗末)各30克。
【功效】行气、散寒、止痛;
【制法】茴香与猪腰子拌匀,放入猪尿泡内,扎紧。用酒2大碗放砂锅内煮,煮至酒小半碗时收起。切碎焙干研面,用所剩余酒和丸,如梧桐子大。
【服法】每服10丸,空心陈酒送服。
【按语】疝气,临床约归为三类:一是泛指体腔内容物向外突出的病症,多伴有气痛症状,如突出于腹壁、腹股沟,或从腹腔下入阴囊的肠段;二是指生殖器、睾丸、阴囊部位的病症,如男女外生殖器溃肿流脓,尿道流出败精浊物,睾丸或阴囊的肿大疼痛等;三是指腹部的剧烈疼痛,兼有二便不通。本方所治之疝,病机属寒凝气滞。由于寒气积于下焦,以致肝络失和,气滞不行,因此小腹牵引睾丸而痛。对疝气的治疗,历来主张“治疝必先治气”。本方以大小茴香散寒理气止痛;以猪肾引药入下焦,《别录》云:“和理肾气,通利膀胱”,药虽平淡,但用意颇深。猪肾、大小茴香又系常用食品之佐料,实乃营养疗法,颇受患者欢迎。
【丹溪疝气神方】
【主治】疝气,气上冲如有物筑塞心脏,欲死,手足冷。
【配方】陈皮、荔枝核(炒黄,为末)、硫磺(火中溶化,投水中去毒,研面)各等份。
【功效】行气止痛;
【制法】共研细面,以饭和丸,如梧桐子大。
【服法】每服15丸,酒送服。
疝气神方源】《仁术便览》
【组成用法】硫黄(火中溶化,投水中去毒,研面)荔枝核(炒黄为末)陈皮各等分上末,饭丸梧子大,每十四丸,空心酒下,其疼立止,自觉痛不能支持,略加六丸,再不可多用。【功效应用】治疝气。其病甚至气上冲,如有物筑塞,心脏欲死,手足厥冷,二三服除根。【按语】疝气有多种含义,本方所治疝气,主要指腹部的剧烈疼痛,气上冲胸。方中硫黄温热,能壮阳散寒,以治疝气因于虚寒之本。荔枝核甘温,能温中理气止痛,为治疝气常用药。陈皮理气化痰。三物合用,治疝功奇。此方在《坦仙皆效方》名日玉环来复丹,治疝气癫肿,唯药量略有不同,系荔枝核四十九个,陈皮(连白)九钱,琉黄四钱。为末,盐水打面糊丸绿豆大。遇痛时,空心酒服九丸,良久再服,亦治诸气痛。可供参考。
疝气不开刀奇效方
内服方:桔核、木香、荔枝、柴胡、八月瓜壳、厚朴各10克,川楝子、白芷、桃仁、青皮、小茴香各7克,大茴香、海藻、昆布各3克。水煎服 。
外用方:青盐、雄黄、白矾、花椒、樟脑粉各10克,蓖麻子50粒,共研末分成5份,每次将1份粉未用开水调成糊状敷在左手手心,一天换一次。内服、外敷药同时用。轻者1次、重者2次可愈。不用开刀做手术。
疝气:一人疝气牵引小腹痛
用炒蒺藜,炮附子,栀子各一两每三钱水煎服。
小肠气痛肾子肿胀、偏坠。
处方:老丝瓜。
用法:把老丝瓜放瓦上焙焦,轧细末,每次服6克,早
映各1次。
疗效:经治4例,服药5~6天即愈。
秘方治疝气3次痊愈,永不复发
我家祖传三代秘方治疝气3次痊愈,永不复发
配方及用法:猪项鬃指粗1束,白糖 25克,西茴5克。猪项鬃烧研细面过罗,对白糖、西茴(研面)、黄酒冲服。
疗效:不论新旧疝气病,1次止痛,3次痊愈,不再复发。
引自:广西医学情报研究所《医学文选》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加杠杆的炒股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